close

1.jpg

為了經濟上的考量,或許我們會選擇購買二手車,購買二手車的當下我們就獲得因折舊而較便宜的車價、以及車輛機械磨合完畢的駕駛體驗。但購買二手車真的這麼輕鬆得意嗎?經手過前一個車主的車輛,我們要注意的事情反而多了。有的時候為了貪圖便宜而換來的後遺症反而才是破費的開始。

1. 里程數與年份的陷阱
我們都希望可以買到里程數較少、年份較近的車輛,因為里程數較少的車輛就代表著它的機件磨損較少,但注意了「里程數較少」絕對不等於「使用率低」。舉例而言:我是車主,我每天開車都只是為了接送家中小孩上學或者老婆市場買菜,那一樣是有著高使用率的,只是行車里程數較少而已。當然年份較近也是相同的情形,我們可以推估年份較近的車輛較新,但使用程度呢?一輛車是週末出遊專用、另外一輛是每日通勤用,這樣兩輛車的使用歷程就天差地別了。

假設里程數兩萬,但我每天都開市區時速只有20,那我的車輛也使用了1000小時。這樣的使用量就某方面來說,跟時速60跑了六萬公里的是一樣的。但兩萬與六萬的保養次數已經差了數倍之多。

反觀高里程數的車輛,如果前車主的保養完善且細心,並且有辦法提出正規的保養紀錄,那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另外,車輛如果改過碼表,里程數也有可能是假的,如果它從三十萬轉到三萬,我們去貪圖里程數少,反倒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里程數僅能做為參考資料,真正的證明最好是能提出完整且正規的「保養紀錄」以及「消耗品汰換情形」。而聰明的購車族應該學會的是向車商要求行駛里程保固,要求車商在我們購買車輛時對里程數做一個擔保,要是車輛的里程數不符,我們才有權力保護自己不受車商不實而造成的損失。

2. 泡水車的陷阱
購買二手車很怕買到泡水車,由於泡水車輛的內部機件有可能隱藏許多問題,所以當我們購買車輛時一定要注意:

一、水箱、冷氣散熱片、水箱前板(這部分要由下往上倒著看)、引擎旁小型螺絲及零件、充電馬達、啟動馬達、線組、插座孔隙…等,是否卡有汙泥。
二、後行李箱放備胎處接到後輪兩旁隱密處是否卡有汙泥。
三、將前後椅倒翻或者卸下後觀察底部皮套、卡榫及彈簧處是否有汙泥及發霉。
四、將車輛前後門之間的中柱上塑膠蓋板拆下,有明顯汙泥則可以斷定有泡水,甚至可以藉由汙泥多高來判定車子的泡水高度。
五、前擋風玻璃挖開如果有汙泥,就表示有泡水,如果該高度已經超過引擎蓋頂端,則很不幸的這台可憐的車曾經被滅頂過。

2.jpg



3. 事故車的陷阱
車輛是否為事故車也是購買二手車檢驗相當重要的一環,可以檢查的項目很多:

一、首先找個有光源的地方看車身鈑金反射出來的光線,要是反射出來的光出現不正常曲線或者不規則,那麼那塊車身可能已經重新鈑過了。
二、引擎室看水箱架底部接近輪拱處,是否平整。
三、後車箱看放備胎處的鈑件,是否平整。
四、每一扇門的門拱,是否平整。
五、請車行將車體頂高,觀察車底鈑件。
六、如果是車體零件與車輛有烙碼的車輛,可以特別去檢查每個零件與車輛烙碼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就有更換過的可能,此時最好還能對照上保養紀錄或者汰換紀錄,更清楚車輛資訊是否有不實。

事故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騙局,就是當車商對我們保證「非重大事故」的時候,這個「重大事故」的標準。目前國內二手車業界普遍採用的「重大事故」認定標準為:

《以前後輪軸心,即俗稱的『龟』的中心點為基準點,當某車車體結構有修復或更換跡時,程度超過輪軸心即『龟後』時,認定該車為重大事故》

換言之,『龟前』的任何車體結構修復或更換(含A、B、C、D柱),均不能認定為「重大事故」。因此,二手車商對我們提供所謂「非重大事故的保證」,也並不能真正避免買到「事故車」。聰明的消費者應懂得要求中古車商提供「更具體的保證」或選擇附有「專業公正的第三方提供的認證書」的車輛購買,才能杜絕投機車商利用業界慣用的「保證非重大事故」一詞的漏洞,欺騙消費者。

4. 內裝的檢查的陷阱
除了上述的幾個部分,我們也可以從內裝的檢查來知道前一個駕駛的使用習慣,藉由這些使用習慣,我們可以知道相當多車輛的真實背景(還有前車主的秘密)。首先從駕駛座的椅子我們就可以知道車輛使用率,如果我們坐到駕駛座可以明顯感受到椅子已經變形、不正、有偏向,但我們看到里程數卻很低,這就是有問題。

至於前車主到底有沒有在車內抽菸,我們只要聞聞駕駛座頭上那部分的車頂,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從皮椅與其他皮件上面的磨損程度我們還可以知道車主的坐姿以及對車輛內裝保養的細心程度,要是大量龜裂與破損都沒有修補,那除了使用率高以外、我們也可以推測前車主是蠻不用心養車的,這時候這輛車就值得我們多想想了。

能的話盡量每個把手、按鈕、功能,都測試過一遍,有地毯的地方也務必要翻開來巡視過一遍。許多疏忽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後遺症。

3.jpg

5. 價格陷阱
一輛二手車如果真的車美價格低,反而需要我們更加警惕。除了有可能是前述的泡水、事故、或是調整里程數的折舊車輛外,還有可能是車商的換車騙局。當車商收下我們的訂金後,他有可能在收訂與交車之中找一部同款式、同色系但有瑕疵的車輛給我們、又或者是從中交換過零件,但不知情的我們就將車輛傻傻開回家。這樣的結果讓我們事前的檢查都白費了,十分可惡。

另外還有車商將兩輛車稍作切割合併成另外一輛車,重新烤漆之後偽造車身號碼賣給消費者的案例,要是我們在購買時沒有識破,下次再意識到問題就已經是出事故或者驗車的時候了。

6. 權益車陷阱
所謂「權益車」是指集團組織利用人頭貸款,分期購買高級車輛,例如賓士車及BMW,大約繳貸款1期至2期就不繳,並低價轉賣給中古車商,也向車商說明不能過戶,但有行照及證件證明非贓車,沒有風險。然後車商會去找些貪小便宜的消費者,以市價約3至4成的價格,例如:BMW大約65萬元、賓士大約80萬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而消費者自陷其阱的誘因有三點:第一、不用繳牌照稅、燃料稅;第二、不怕交通違規紅單,高速公路超速、闖紅燈等,所有違規單都不用繳多好,由原車主來負責;第三、車齡只有1年(5年檢驗一次),只要不被銀行或貸款公司抓回就好,開個3~4年絕無問題,而且是南車北賣,銀行與公司均難找到車輛,可以放心使用。但等消費者買回後大約3個月左右,車商會將消費者留下的地址、電話告知銀行與抓車公司去拖吊,再賺3~5萬元的抓車獎金。這種黑心手段,就是專門用來欺騙貪小便宜的消費者。

7. 零利率專案陷阱
有些不肖車商會以低於市價10–30萬的價位出售一輛中古車,待消費者簽訂買賣契約支付訂金時,才由另外一位負責貸款的人員告知「需”額外”搭配10–30萬12期的零利率貸款」。當我們提出質疑時,車商業務會在契約上指出手寫的條款,內容差不多像這樣:「本價格為專案價,需搭配(10–30)萬元12期的零利率貸款」

因為一開始看到零利率,我們通常不會想太多,就忽略了此條款隱藏的陷阱。等到此時我們已經付訂金並且簽約,就已經為時已晚,而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就範。這是惡質車商假意讓我們以為買到低於市價的車輛,實質上是要強迫我們接受他們實際價格的手段。

結論
二手車的購入雖然有著價格上的優勢,但相對需要我們更細心地去選擇與檢查。購買之前我們務必要先做功課去了解這輛車的行情、外界對它的評價以及注意事項,再來就是尋找的過程與檢查的用心了。

永遠不要依賴年份與里程數的帳面數字,有著實際的紀錄才是真的;如果能的話,一定要爭取保固,現今社會許多二手車商都提供保固,有就一定要爭取,絲毫不要手軟。在檢查完畢後、有打算訂下來之前,如果尚有預算,可以請第三方公正鑑定團隊協助,雖然要再付一筆檢驗費,但寧可事前花費多一些買給自己安全、也不要事後花錢修東換西甚至發生意外引來不幸。

4.jpg

接著,在簽約時一定要再三注意,車輛的資料是否屬實、合約內容是否正常、有沒有辦法取得更多的車輛保修紀錄,這些東西不但保護自己、也保護車輛。

最後,交車時也別忘記再檢查一次,是否有被換過東西。如果開出車商的過程就能感受到與試車時不同,就要快點反映。

這邊也要告訴大家一些購買中古車「事前」的觀念。首先,一定要先評估過,自己要的是什麼,是為了通勤方便、還是載貨功能、自己能提出來的預算有多少。接著,建議多設定幾個選擇與備案,因為購買二手車實在太隨機了,如果目標小的話會讓購買二手車的路很艱難。最後,如果能夠下苦心去瞭解中古車的保值率,就可以預估該車輛是否能讓自己受到較小的貶值損失。

如果看完文章後,你想要自己買高級二手車來開,或是請師傅為您檢查,那找易買家就對了。易買家已是多年有經驗的二手車貿易商,你或許已經是改車的老手或是新手,都很歡迎你聯絡易買家,易買家是台灣唯一一家和德國兩地都有合法登記的貿易商,有把握滿足你對於汽車的任何興趣。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易買家是以服務品質為營業招牌,可以為消費者把關,從製造商的源頭檢視其車輛和零件的合法性,到後續的維修、服務與保固,都是易買家服務的範圍,你的零件或是二手車到你手上的時候,已經得到專家的檢驗和歐盟的認可了。
易買家網站:https://www.ebayer.tw/
聯絡電話:02–2506–3331

或是加入 LINE 官方網站
https://line.me/ti/g2/MtN58kBsCfKqQZYwQtU-PSUY0q3fV26QRJlqtg

#中古車7大陷阱 #德國二手車零件 #二手車 #二手車零件 #德國二手車 #德國車 #易買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fo 的頭像
    info

    ebayer

    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