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要將好不容易選好的車子牽回去前,店家老闆為了加強您交車的信心,通常會耳提面命一番,各種機件這個已經換過、那個也已經換過,讓您感覺自己好像是全世界佔到最多便宜的人。
但是別忘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人會做賠錢的生意,雖然拿起機油尺一看、好像蠻乾淨的,但是您能確定店家所換機油的品質是好?是壞?搞不好換的是劣質品的廉價機油(說得恐怖點,用回收的再製油也不一定):想一想看,機油況且都如此,其它諸如一些重要的三水三油以及重要機件等就更不用說了,通常都是正港的”原裝貨”,開這樣的車上路,您會用的安心、開的放心嗎?
另一方面,有買過新車的人應該知道,汽車公司在交車前,原廠都會先經過一次P.D.I的檢查(Pre-Delivery Inspection:交車前整備與檢查),以確保車子出廠後交到車主手中各項零組件的完善,包含車身烤漆,輪胎品質、胎壓、引擎運轉狀況、燈號、內裝等(就像一次回廠的檢查與保養)。
同樣地,剛買回的中古車也需要如此,千萬不要太過指望車商的良心會幫您更換東換西的,所以在面對整理過後「乾淨」車輛,為了確保延長愛車的話命和為自己的荷包著想,筆者奉勸您:還是在交車後自立自強來個”車主P.D.I吧!
第一步驟:檢查動力系統
一般來說:二手車最須要保養的部分就是引擎動力系統,想像一下有不少車主除了更換機油外,其它諸如火星塞、空氣濾心、變速箱油…等檢查,除非因為故障回廠維修外,大概從來就沒有更換過,或者是早就超過了保養里程還在硬撐,為了預防先前以上這種情況,我們特別製作了以下的檢索表,供中古車主在自行P.D.I時使用及參考;而在更換、檢查零件的過程中,您更可以藉觀察機油顏色、火星塞電極等狀態,順便了解愛車引擎的健康情形,必要時還可以先做個預防性維修呢。
第二步驟:底盤與車拉不可偏廢
談完了引擎,再談一般最容易忽略的底盤、定位問題。
雖然在購買時車主通常會先行檢查輪胎、底盤的狀況,不過在此還是強烈的建議,交車後自己親自到輪胎店做一次四輪定位和輪胎平衡,徹底的檢查一下定位有沒跑掉或是有無此時可以看看底盤有無受到撞傷、排氣管有無破裂、煞車盤鋁圈有無變型、傳動軸橡膠封套有無破損,輪胎磨耗程度等現象:此時最好順便打開後行李廂看一下備胎安好與否(搞不好沒有備胎,有問題的話馬上處理)。
車身方面,檢查車體四周有沒有擦撞掉漆的情形,如果有露出底漆的話,最好馬上用防繡漆補起來,以免時間久了產生嚴重銹蝕的現象。雨刷部分,最好更換新品。在檢查車體的同時,把前後內外的燈號試驗一遍,看看有沒有需要更換的燈泡(特別是牌照燈,一般最容易疏忽)。
不忘提醒您:小小東西大有用途
當完成以上P.D.I後,可別忘了到汽車精品店、材料行或且販店購買一些隨車配備;千萬可別小看這些零配,所以僅列出常用的清單以供採購時的參考。
再次提醒您:預防重於治療
看了以上總總一堆,是不是覺得整理二手車很囉唆、又麻煩呢?但是大略計算以上的花費,只要花個約七、八仟元,就可以省下以後可能因故障或掛在路邊須拖吊所造成的花費來看(這還不包含因延誤時間所造成的損失),相信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應該還是很划算的,不是嗎!
以下大略列出檢查的項目及流程:
‧四輪定位(約1000元左右)
‧車身補漆(補漆筆約200)元左右
‧更換雨刷(約100–500元左右)
‧試驗所有燈號
‧完成(可以洗車打蠟去了)
汽車隨車配備工具:
電瓶跨接線 在電瓶沒電時可以接別人的電發動救急;或路見不”動”的車子,拔”電”相助
拖吊繩 用來拖別人或自己的車子
電動打氣機 臨時輪胎沒氣時﹝或被放氣了﹞,不用大費周章換備胎或顧路。
胎壓計 隨時可以了解輪胎的”氣度”夠不夠。
車用手電筒 在荒郊野外換備胎時,不用練習”摸黑拆槍”的功夫
備用水瓶 不是用來喝的。當水箱或雨刷臨時缺水時可用。
隨車工具 準備一些常用的工具(如鈑手和起子等)。
千斤頂 本來是隨車標準配備,只是有些二手車商常常會列為選配。
三角架 代表”顧路”的號誌。
最後,如果你覺得以上的步驟太麻煩,推薦你試一下易買家的服務,因為易買家已是多年有經驗的二手車貿易商。現在你需要做的只是拿起電話,然後聯絡台灣唯一一家和德國兩地都有合法登記的貿易商,易買家可以為我們購車的人把關,從製造商的源頭檢視其車輛和零件的合法性,都會替消費者把關,您的二手車到您手上的時候,已經得到專家的檢驗和歐盟的認可了。
易買家網站:https://www.ebayer.tw/
聯絡電話:02–2506–3331
或是加入 LINE 官方網站
https://line.me/ti/g2/MtN58kBsCfKqQZYwQtU-PSUY0q3fV26QRJlqtg
#PDI #買車後要做什麼 #二手車 #二手車零件 #德國二手車 #德國車 #易買家